当客户提出防护需求时,要迅速且精准地给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
电路保护元器件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凡是涉及电的领域,都有安装电路保护元器件的必要。例如各类家用电器、家庭视听及数码产品、个人护理等消费类电子产品、计算机及其周边设备、手机及其周边配件、照明设备、医疗电子设备、汽车电子系统、电力系统以及工业设备等,几乎涵盖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电路保护主要分为过压保护和过流保护两种形式。选择合适的电路保护器件是实现高效、可靠电路保护设计的环节。在进行电路保护器件选型时,我们必须清楚各器件的具体作用。同时,保护电路不应干扰受保护电路的正常运行,并且要能有效防止任何电压瞬态导致整个系统出现重复性或非重复性的不稳定情况。
防雷过压器件可分为钳位型过压器件和开关型过压器件。开关型过压器件即常见的防雷器件,如陶瓷气体放电管、半导体放电管和玻璃放电管;钳位型过压器件则包括瞬态抑制二极管、压敏电阻、贴片压敏电阻和 ESD 放电二极管。过流器件主要以 PTC 元件自恢复保险丝为主。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各器件的作用:
- 放电管:常用于多级保护电路的级或前两级,可泄放雷电暂态过电流并限制过电压。它通过将电压限制在较低水平来实现保护功能。硕凯电子的放电管分为气体放电管和固体放电管,气体放电管主要有陶瓷气体放电管和玻璃气体放电管。具体应用中,工程师需根据产品应用端口的防护等级和相关选型参数来确定放电管的类别和型号。
- 瞬态抑制二极管:能以 10 的负 12 次方秒量级的速度,将其两极间的高阻抗变为低阻抗,吸收高达数千瓦的浪涌功率,使两极间的电压箝位于预定值,有效保护电子线路中的精密元器件免受各种浪涌脉冲的损坏。
- 压敏电阻:是一种限压型保护器件,在电路保护中主要利用其非线性特性。当有过电压出现在压敏电阻的两极间时,它可将电压钳位到相对固定的值,从而保护后级电路。
- 贴片压敏电阻:主要用于保护元件和电路,防止电源供应、控制和信号线产生的 ESD。
- ESD 静电放电二极管:是一种过压、防静电保护元件,专为高速数据传输应用的 I/O 端口保护而设计。它能避免电子设备中的敏感电路受到 ESD 的影响,可提供非常低的电容,具有优异的传输线脉冲(TLP)测试和 IEC6100 - 4 - 2 测试能力,尤其是在多采样数高达 1000 之后,能显著改善对敏感电子元件的保护。
- PTC 自恢复保险丝:在电路正常工作时,其阻值很小(压降也很小)。当电路出现过流导致温度升高时,阻值会急剧增大几个数量级,使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到安全值以下,从而保护后面的电路。当故障排除后,PPTC 元件会迅速冷却并恢复到原来的低电阻状态,可重新投入使用。
- 电感: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电路刚开始运行、一切还不稳定时,若电感中有电流通过,会产生一个与电流方向相反的感应电流。待电路运行一段时间,电流稳定后,电磁感应不再产生电流,从而保证电路安全,就像水车一开始因阻力转动较慢,后来逐渐趋于平稳。此外,电感还具有通直流、阻交流的特性,不过在实际应用中使用相对较少。
- 磁珠:具有很高的电阻率和磁导率,等效于电阻和电感串联,且电阻值和电感值都随频率变化。与普通电感相比,它具有更好的高频滤波特性,在高频时呈现阻性,能在相当宽的频率范围内保持较高的阻抗,从而提高调频滤波效果,在以太网芯片上有应用。
接下来,我们详细探讨二极管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分类、应用、特性、原理和参数。
在几乎所有的电子电路中,半导体二极管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早诞生的半导体器件之一,应用十分广泛。
- 整流二极管:利用其单向导电性,可将方向交替变化的交流电转换为单一方向的脉动直流电。
- 开关元件:在正向电压作用下,二极管电阻很小,处于导通状态,相当于接通的开关;在反向电压作用下,电阻很大,处于截止状态,如同断开的开关。利用这一特性,可组成各种逻辑电路。
- 限幅元件:二极管正向导通后,其正向压降基本保持不变(硅管为 0.7V,锗管为 0.3V)。利用这一特性,可在电路中作为限幅元件,将信号幅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 继流二极管:在开关电源的电感中和继电器等感性负载中起继流作用。
- 检波二极管:在收音机中起检波作用。
- 变容二极管:常用于电视机的高频头中。
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基于由 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形成的 p - n 结。在其界面处两侧形成空间电荷层,并建有自建电场。当不存在外加电压时,由于 p - n 结两边载流子浓度差引起的扩散电流和自建电场引起的漂移电流相等,处于电平衡状态。当外界有正向电压偏置时,外界电场和自建电场相互抑制,使载流子的扩散电流增加,从而产生正向电流。当外界有反向电压偏置时,外界电场和自建电场进一步加强,形成在一定反向电压范围内与反向偏置电压值无关的反向饱和电流 I0。当外加的反向电压高到一定程度时,p - n 结空间电荷层中的电场强度达到临界值,产生载流子的倍增过程,产生大量电子空穴对,形成数值很大的反向击穿电流,即二极管的击穿现象。
二极管的种类繁多,按照所用的半导体材料,可分为锗二极管(Ge 管)和硅二极管(Si 管);根据其不同用途,可分为检波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管、隔离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等;按照管芯结构,又可分为点接触型二极管、面接触型二极管及平面型二极管。
- 点接触型二极管:用一根很细的金属丝压在光洁的半导体晶片表面,通以脉冲电流,使触丝一端与晶片牢固烧结在一起,形成 “PN 结”。由于是点接触,只允许通过较小的电流(不超过几十毫安),适用于高频小电流电路,如收音机的检波等。
- 面接触型二极管:“PN 结” 面积较大,允许通过较大的电流(几安到几十安),主要用于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的 “整流” 电路中。
- 平面型二极管:是一种特制的硅二极管,不仅能通过较大的电流,而且性能稳定可靠,多用于开关、脉冲及高频电路中。
此外,二极管还可根据构造、用途和特性进行更细致的分类。不同类型的二极管在各自的应用场景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电子电路的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在实际应用中,工程师需要根据具体的电路需求和性能要求,合理选择合适的二极管和电路保护元器件,以确保电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