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C、MLC、TLC 和 QLC NAND SSD 之间的区别
出处:厂商供稿 发布于:2022-08-18 14:46:09
,的 SSD 也基于 3D NAND/VNAND 技术。这可能会使 SSD 选择变得非常混乱。下面让我们来分解这些术语。
SLC、MLC、TLC 和 QLC:这些是存储单元
顾名思义,SLC SSD 中的单元每个单元只能存储一位,MLC 存储两个,TLC 存储三个,QLC 存储四个。虽然这似乎是一种“越大越好”的情况,但情况并非如此。使用 QLC 增加容量(以相同的价格)是容易的,因为对于相同的存储量,它们需要的单元数是 SLC 驱动器的 1/4。
更大并不总是更好
TLC 是的,与 3D NAND 搭配使用可在性能、耐用性和价格之间取得非常好的平衡。QLC 现在开始流行,虽然在速度和耐用性方面仍然落后于 TLC,但它便宜一些。这导致许多 OEM 在预制 PC 中使用它们,因此,在购买之前,请务必检查驱动器的耐用性(TBW 或写入 TB),并将其与其他基于 TLC 的选项进行比较。即使驱动器(已崩溃)在保修期内,如果超过 TBW 值,供应商也可能拒绝更换。
连接性:SATA 与 NVMe:什么是 M.2?
你可能已经在 SSD 和 HDD 的描述中注意到这些术语。它们看起来很可怕,但实际上并不可怕。其中两个仅指所用输入连接器的类型,SATA 既是连接器又是接口,这是一个古老的遗留标准,所有传统 HDD 都使用它。
主要限制因素是 SATA 的传输速率为 600 MB/s。这对 HDD 来说不是问题,因为它们的速度低于 200 MB/s。但是 SATA SSD 将比其理论速度慢得多。另一方面,NVMe SSD 的读取速度轻松超过 3,500 MB/s,而 PCIe Gen 4 驱动器则达到 7,000 MB/s。此外,基于 SATA 的驱动器只能执行一种功能,读取或写入,而不是两者。基于 NVMe 的 M.2 SSD 可以。
SATA 和 NVMe 之间的另一个主要区别在于命令队列或并行性。SATA 依赖于主机控制器接口 (AHCI),它可以处理单个队列中的 32 个待处理命令。另一方面,NVMe 允许多 64,000 个队列,每个队列多可以同时拥有 64,000 个命令 。同时,由于其更简单的复杂性和直接的实现,NVMe 比 SATA 占用更少的 CPU 资源。
NVMe 的工作方式与多核处理器非常相似,将较长的任务分成更小的块,这些块需要更少的时间并且可以并行运行。它能够在 32 的队列深度下实现高达 440,000 次随机读取 IOPS 和 360,000 次随机写入 IOPS 性能。
不利的一面是,每个系统的 NVMe SSD 数量有限,因为大多数消费类 PC 中的 PCIe 数量从 16 到 24 不等,GPU 多使用 16 个,网络使用一对。这为台式 PC 上的 2-3 个 NVMe 驱动器留下了空间。相比之下,大多数中高端 PC 可以轻松容纳多达 8 个 SATA SSD。
M.2 只是一种较新的连接类型。它直接插入上的 M.2 插槽,可以连接到 SATA 或 PCIe 。M.2 SATA SSD 更小更薄,但仍能提供 SATA 速度。同时,M.2 NVMe SSD 通过主板上的 PCIe 通道连接,并且更小、更薄且速度更快。如果想要快的存储,NVMe SSD,通过 M.2 连接是要走的路。
3D NAND 和 VNAND:这些是层
当你周围没有剩余空间时会发生什么?这基本上就是 3D NAND 所做的。传统上,NAND 单元以 2D 方式排列,单元数越多,驱动容量就越大(每个芯片的内存增加)。但正如摩尔定律的消亡告诉我们的那样,可以缩小硅片的程度是有限的。
因此,由于 2D 中没有单元格,我们开始将它们一个一个地堆叠起来,这称为 3D NAND。它不仅更便宜,而且速度更快,而且更节能。制造商通常将基于 TLC 和 QLC 的 SSD 与 3D 堆叠或 VNAND 配对,以进一步提高性价比,使驱动器更加实惠。
下一篇:FPGA的组成、类型及应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domainnameq.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ddr4x和ddr5的区别大不大2025/6/23 16:55:09
- 蓄能和储能的区别?为什么要储能?2025/6/20 17:00:26
- 高压 BMS 技术:增强安全性、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全面解析2025/6/20 15:46:23
- 闪存和固态硬盘有什么区别2025/6/13 17:14:35
- 全面解析:DDR1 - DDR5 的差异与管脚定义2025/6/12 16: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