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布线知识大全( PCB布线设计的重要参数)
出处:8号线攻城狮 发布于:2022-12-06 17:45:59
(2)数字、模拟元器件及相应走线尽量分开并放置于各自的布线区域内。
(3) 高速数字信号走线尽量短。
(4) 敏感模拟信号走线尽量短。
(6) DGND、AGND、实地分开。
(7) 电源及临界信号走线使用宽线。
(8)与地线应尽可能呈放射状,以及信号线不能出现回环走线。
(9)数字电路放置于并行总线/串行DTE接口附近,DAA电路放置于电话线接口附近。
(10)小的分立器件走线须对称,间距比较密的SMT焊盘引线应从焊盘外部连接,不允许在焊盘中间直接连接。
(12)布线密度优先原则:从单板上连接关系复杂的器件着手布线。从单板上连线密集的区域开始布线。
(13)PCB设计中应避免产生锐角和直角,产生不必要的辐射,同时PCB生产工艺性能也不好。
PCB高频电路布线
(1)合理选择PCB层数。用中间的电源层(vcc layer)和地层(Gnd layer)可以起到屏蔽作用,有效降低寄生电感和寄生电容,也可大大缩短布线的长度,减少信号间的交叉干扰。
图片
(4)包地:对重要的信号进行包地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该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也可以多干扰信号进行包地,使其不能干扰其他信号。
特殊元器件的布线
(1)高频元件:高频元件之间的连线越短越好,设法减小连线的分布参数和相互之间的电干扰,容易干扰的元器件不能距离太近。
(3)重量大的元件:重量过重的元器件应该有支架固定。
(4)发热与热敏元件:注意发热元件应远离热敏元件。高热器件要均衡分布。
PCB布线设计的重要参数
(1)铜走线(Track)线宽:0.3mm,双面板0.2mm;
(2)铜箔线之间间隙:单面板0.3mm,双面板0.2mm;
(3)铜箔线距PCB板边缘1mm,元件距PCB板边缘5mm,焊盘距PCB板边缘4mm;
(4)一般通孔安装元件的焊盘直径是焊盘内径直径的2倍。
(5)不可靠近发热元件,例如大功率电阻、变压器、大功率三极管、三端稳压电源和散热片等。电解电容与这些元件的距离不小于10mm。
(6)螺丝孔半径外5mm内不能有铜箔线(除接地外)及元件。
(8)每一块PCB应用空心的箭头标出过锡炉的方向。
(9)布线时,DIP封装的IC摆放方向应与过锡炉的方向垂直,尽量不要平行,以避免连锡短路。
(10)布线方向由垂直转入水平时,应该从45°方向进入。
(11)电源线宽不应低于18mil;信号线宽不应低于12mil;cpu入出线不应低于10mil(或8mil);线间距不低于10mil。
(12)板面布线应疏密得当,当疏密差别太大时应以网状铜箔填充,网格大于8mil(或0.2mm)。
(13)画定布线区域距PCB板边≤1mm的区域内,以及安装孔周围1mm内,禁止布线。
(14)PCB上有、保险电阻、交流220V的滤波电容、变压器等元件的附近应在丝印层印上警告标记。
(15)交流220V电源部分的火线和零线间距应不小于3mm。220V电路中的任何一根线与低压元件和pad、Track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6mm,并丝印上高压标记,弱电和强电之间应该用粗的丝网线分开,以警告维修人员小心操作。
下一篇:PCB表面处理方式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domainnameq.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RF4介质板是否适用于高频率?2025/6/27 16:59:22
- PCB 设计:聚焦板内 EMC 的关键要点2025/6/24 16:24:41
- 打造集三种测试功能于一身的 PCB 板全攻略2025/6/20 15:57:01
- 超详细 PCB 布局指南:摆脱元件乱局与信号干扰2025/6/18 14:22:09
- 噪声问题解决方案:聚焦 PCB 布局布线要点2025/6/16 16:04:46